您现在的位置:北京汉章针刀医院>> 学术专区>> 针刀论文>>正文内容

小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分析

 

 

【主题词】颈椎病/病理生理学;头痛/针灸疗法;小刀针

 

 

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,其病因很多,其中有一类头痛伴有颈部压痛、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的头痛,发生率很高,临床表现较复杂,头痛持续时间长,治疗较困难,日益引起重视。2004-04/2005-02笔者在门诊应用小针刀治疗颈性头痛患者60,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,现报告如下。

1临床资料

1.1一般资料本组男25,35,年龄17-65(平均39.5),病史3d-11a。本组主要表现为颈部不适感,后枕部疼痛,常为两侧性,并向头顶部放射,严重时还向眼部、颞部放射。常伴随视物不清、视力减退、头晕等。颈部活动受限,颈肌紧张,颈枕部压痛,X线表现多有颈椎生理曲度不同程度改变;钩椎关节增生等。

1.2治疗找准压痛点。此类患者压痛点多在枕外隆突、上项线、第2颈椎棘突等处,常规消毒后,1%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,然后快速进针。触及骨面后,行纵行疏通剥离、横行剥离,刀下有松动感时出刀。术毕,在针眼处用无菌棉球压迫1-3min,盖创可贴即可。施术时患者常有酸胀感。每次3-5个点,每周治疗1,一般3-5次。注意针刀刀口线与神经、血管、肌纤维平行,操作时要解剖清楚,手法要轻柔,不可粗暴。

1.3疗效标准治愈:头痛消失,能恢复原工作;好转:头痛减轻;未愈:症状、体征无改善。

2结果

本组治疗2-7,随访2a。其中治愈27,好转25,未愈8例。总有效率为87%

3讨论

颈源性头痛多为慢性劳损所致,也常是头、颈部外伤的后遗症状之一。如长时间看电视、玩电脑、编织毛活、不正确的写字和工作的姿态等,可造成项部肌筋膜损伤,导致项部软组织的慢性损伤,各组织间形成粘连、纤维、瘢痕等改变。头、颈部外伤,有些是严重的外伤,常遗留久治不愈的头痛。此类头痛大部分是在头、颈部损伤后造成项部软组织病变而导致枕大神经受压的结果[1]。针刀闭合型手术的重要性就是对粘连组织的疏通、剥离。当粘连病变被疏通,粘连的组织恢复其各自的运动功能,满足正常活动的需要时,疾病则基本治愈[1]。笔者认为,对临床工作中遇有头痛的患者,排除颅内占位、感染性疾病外,认真做一下颈部压痛点的检查和颈椎X线检查,筛选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,定能大大提高治愈率,避免误诊误治。

【参考文献】

[1]庞继光.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[M].深圳:海天出版社,2006:25,236.

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